大田软海绵酸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发文期刊《大田软海绵酸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历年引证文献趋势图
引证的期刊论文等列表
孙海燕1,2,唐文燕1,张晓娟1,袁高峰1,2.基于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检测大田软海绵酸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5
刘磊1,2,刘仁沿1,许道艳1,江天久2,曹洁3,梁玉波1,刘材材4,项凌云4.一种可商业化生产的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卡:检测大田软海绵酸及其衍生物(DTX1,DTX2)[J].海洋环境科学,2017
.原甲藻属甲藻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世界生态学,2018
王亚丽1,钟琴华1,池祯婧1,陈茂林1,黄其昌2.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8
蔡春尔,柳俊秀,胡乐琴,贾睿,汪卿,李春霞,何培民.软海绵酸胶体金免疫检测法的建立与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孙海燕1,2,张晓娟1,方旭波1,2,袁高峰1,2.基于固定化酶的蛋白质磷酸酶抑制率法测定大田软海绵酸[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
袁琳.抗大田软海绵酸毒素抗体制备及其酶联免疫分析应用[D].,2021
李琳.大田软海绵酸免疫亲和柱的开发及初步应用[D].,2015
仲云.一株利玛原甲藻的腹泻性贝类毒素产毒生理及制备技术研究[D].,2020
刘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多种贝类毒素研究[D].,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