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10 结果。
排序: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求知导刊 2016 第26期 P126
-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教学方法
- 摘要: 随着课程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独立院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发展标准,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针对目前独立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水平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高独立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企业导报 2016 第12期 P146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 策略
-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基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质量,更加是一个学校能否得以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体制机构不健全、思想观念落后、数据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 出处: 经济纵横 2015 第12期 P18-21
-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配正义
-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而分配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不均问题。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财权和事权,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参与和执行机制,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
-
被引量:2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经贸实践 2015 第13期 P178-179
-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 解决对策
- 摘要: 目前冲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就业的主战场、财政收入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道难题。人才流失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和经营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 第30卷 第4期 P113-115
-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 摘要: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为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善专业模拟实习条件,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
被引量:2
会议论文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 2011 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
- 会议录: 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
-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合同 社会保障
- 摘要: 解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对策,全面推行规范化的劳资合同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保障私营企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参与权,完善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
- 出处: 大家 2009 第12期
- 关键词: 高校 管理 以学生为本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求的层次愈来愈高,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对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个性化需求多种多样.因此,高校管理要不要以学生为本,如何才能实现以学生为本,成为高校管理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被引量:1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 第8期 P85
- 关键词: 国企效率 成因 对策
- 摘要: 本文对国有企业效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国企低效率的成因,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效率的对策。
-
被引量:3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长春市 (130062) )
- 出处: 管理与财富杂志 2008 第11期
-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
- 摘要: 解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对策,全面推行规范化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保障私营企业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与权,完善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
-
被引量:1
- 作者: 赵春蕾 ( 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
- 出处: 中国市场 2008 第52期 P198-199
-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 摘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凸显出来。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赵春蕾,吉林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