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16 结果。
排序:
- 作者: 周雁林,高艳华,曲淑群 (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知音励志 2017 第6期 P33
- 关键词: 吉林省 生态体育旅游 产品开发 方向
- 摘要: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 作者: 周雁林,高艳华,曲淑群 (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体育学院 )
- 出处: 人生与伴侣 2017 第11期 P126
- 作者: 高艳华,曲淑群,周雁林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系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7 第33卷 第1期 P124-125
-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拓展训练 教学模式 训练项目
-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锻炼,但是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却逐年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展训练”这一集户外运动和体验式学习为一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 作者: 高艳华,周雁林,张亦男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北京体育大学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 第31卷 第4期 P25-27
- 关键词: 体育旅游 旅游项目 旅游产业 旅游市场
- 摘要: 体育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吉林省依靠自身所具备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民族区位优势,在冰雪体育旅游项目较为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本省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对策建议。
- 作者: 刘红梅,高艳华,刘威武 ( 长春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吉林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
- 出处: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第14卷 第1期
- 关键词: 流畅体验 游泳学习 游泳教学
- 摘要: 流畅体验运动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游泳教学实践,充分认识游泳学习是最易受到心理因素干扰的特点,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阶段特点,使学生产生流畅体验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中更具有积极性.
-
被引量:1
- 作者: 周雁林,高艳华,王铁军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部 )
- 出处: 中国科技博览 2013 第2期 P239
- 关键词: 长吉图 旅游一体化 对策 思考
- 摘要: 推进长吉图旅游一体化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介绍长吉图三地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论述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长吉图旅游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 作者: 高艳华,周雁林,张亦男 (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6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3 第3期 P26-27
- 关键词: 长吉图 体育休闲旅游 产业开发
- 摘要: 随着健身和旅游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体育休闲旅游正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新的旅游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就长吉图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现状、开发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长吉图绿色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开发提供借鉴。
- 作者: 高艳华,刘红梅,裴海虹 ( 吉林工商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大学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 第28卷 第3期 P116-119
-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青少年体质 健康与发展
- 摘要: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对于青少年身体的发育、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被引量:1
- 作者: 高艳华,张亦男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北京体育大学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1 第27卷 第6期 P108-110
-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增强体质
-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对策,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 作者: 高艳华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第26卷 第2期 P118-120
-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学科建设 体育教师
- 摘要: 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只有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体育学科的发展,才能促进高校公共体育学科进一步发展。
-
被引量:5
1963 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
1985年7月分配到吉林财税专科学校从事教师工作
1991年5月-1991年12月底下派到朝阳区体委锻炼
1992年7月-1994年8月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理论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
1993年6月评为讲师
1999年1月评为副教授
2004年8月到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高知班进修
2005年1月晋升为教授。一线教学工作32年,总课时超过近万学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将自己的工作热情和爱子之心无怨无悔地奉献给学生,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力争创设新颖、巧妙有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会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体育,享受体育,感受体育,充分理解体育锻炼对今后健康、工作、生活的重要意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四自、四有”精神,认真履行“三育人”的原则,使他们善学、乐学、学有所得,让健康伴随学生快乐成长终身受益。
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冲击,面对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仅靠对学生的关爱,仅靠时间与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我深深的懂得,当一名好的老师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多次参加全国体育教师模范教案比赛、全省青年教师体育理论教学大奖赛、全省高校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均获二等奖。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近40多篇,其中在全国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4篇、省级10篇论文获奖。主编7部教材均为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立项2008奥运重点攻关课题三项,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六项、主持院级课题五项。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高等学校体育科研先进个人,获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受聘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体育学科专家、省教育厅评审专家。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和吉林省运动会优秀裁判员证书。
工作中率先垂范、勤勉尽责,兢兢业业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认真负责院级优秀课程建设工作,积极主动担任教学示范课程任务,积极代表部门参加学院教师公开课的任务。合校以来得到了督导组专家和师生们的广泛好评,连续多年三方评教均为A级,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注意加强品德修养,把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坦诚豁达、公平公正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