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
返回 13 结果。
排序:
- 作者: 金美兰,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学院 )
-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16 第24期 P41
- 关键词: 吉林省 外商投资 产业分布
-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外商投资一直是一个省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因素,促进了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加,调整了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外商投资的规模也在呈现着上涨的趋势。但是,在吸引外商投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外商投资的总体规模较小,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创新力
-
点击量:1
- 作者: 韩华英,倪连山 (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分院 )
-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10 第20卷 第7期 P4-6
-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营经济 产业集群 国际经济合作
- 摘要: 近年来,吉林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增值和利润水平逐渐提高,企业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然而与发达地区比还存在社会贡献度不高、经济效益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应运用政策手段引导企业融入产业集群,拓展产业链,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
被引量:3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分院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第26卷 第1期 P94-96
-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应用性本科教育 课程模式
-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成为了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具一定特色、应用性较强的教育形式。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关键问题。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应该根据立体式的平台建设实现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
被引量:1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分院 )
- 出处: 长白学刊 2009 第4期
- 关键词: 贸易救济 反倾销 反补贴 特保措施 337调查 策略
-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贸易救济成了应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家产业的重要措施.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经常面对来自其他国家贸易救济的挑战,近年来国外对中国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在应对中,要从政府、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化解国外对中国
-
被引量:6
期刊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分院 )
- 出处: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9 第25卷 第3期 P86-87,90
- 关键词: 应用性本科 教学法 教学法改革
- 摘要: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在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仍然存在着应用性、适应性不够强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教学法入手,研究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为实现应用型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
被引量:2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分院 )
-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第21卷 第2期
- 关键词: 汽车消费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摘要: 汽车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产品,对于其关联产业如钢铁产业、橡胶产业、公路建设业等影响显著.吉林省汽车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开发能力不够,零部件企业发展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两个方面.通过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来具体分析汽车的消费情况对于汽车工业及其关联产业钢铁产业、橡胶产业、公路建设业
-
被引量:1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分院 )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第8期 P108-112
-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 摘要: 文章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体系模型,包括资源系统、技术系统、市场系统、制度系统四个子系统,并对中小企业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速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应对策,即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增加创新投入、出台相关政策。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工商学院; )
- 出处: 中国市场 2008 第28期 P65-66
-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物流业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 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跨国公司经营资源的综合体,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物流服务水平低,目前进入我国的制造业、商贸业的跨国公司,通常要把其物流的国际合作伙伴带入中国。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外资物流也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进入中国。本文在对FD
-
被引量:1
- 作者: 韩华英 (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长春 )
- 出处: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第1期 P10-12
- 关键词: 高职 国际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
- 摘要: 开展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规范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外练兵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
被引量:1
- 作者: 韩华英,董本云 (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 出处: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第2期 P37-38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实践能力 创造性人才
- 摘要: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国际贸易专业只有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增加社会调查,应用现代化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被引量:7
韩华英,女,吉林省松原市人,朝鲜族,中共党员,教授(四级),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吉林工商学院党委常委,经贸学院院长,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学院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学科带头人,区域贸易经济与合作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长春市师德标兵,全国国际商务文员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专家、吉林省高级经济师专家评委,省级精品课《国际贸易原理》建设负责人。近些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编出版教材3部。主讲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